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题研究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课题研究

【李镇西】写大家读得懂的话——教育写作微讲座(14)

日期:2020-12-10 14:32作者:李镇西文章来源:镇西茶馆点击数:4001次

在读一些老师的文章时,我常常读不懂一些句子,比如下面一段文字——

语文的主体是广泛的,复杂的,无穷的。这是指它作为知识本身不仅包涵着基础的认知符号系统及其内部规律,同时包涵着与之对位的人的情感状态、价值判断、过程描述等主体的共时性体验。因而,人们在教授和学习它时,不可能像对其他学科那样系统,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线性方式的知识传授和接受,而是要更大可能地构建学习主体能够深入、持续的语文学习的内在体验。在今天,尤其重要地凸现在现代教学中。

这是一篇题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构建读写及审美的经验》论文中的一段话,作为语文教师,我坦承我没读懂。而且,我后来把这段话给几位语文特级教师看,他们也说“读不懂”。

同样是谈语文教育,我们再读一段话——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这下我想所有人都读懂了。这是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的话。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可能因为前面那位老师写的观点并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的;他脑子里想的是一定要有“学术性”,要有“高度”,怀着一种神圣感,写出的文字自然拒人于千里之外。

而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学主张时,说的是自己的心里话,他没有想什么“学术”“深度”“原则”,只是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平白朴素地说出来,让大家理解并实践。

现在不少老师一想到写文章,便有一种“做”文章的庄严感。怎么“做”呢?往往一开头就是“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然后就是一大堆让人头疼的心理学名词术语,还有这个“性”那个“原则”,让人云里雾里。如此“引经据典”,却没有自己朴实的东西。

我想到了曾读过沙叶新的一篇讽刺小说《饱学之士》,主人公总喜欢说别人不懂的话。比如在书店,他看到有的书没放好,不便于读者查找,便说:“浅表层次信息载体积淀于框架深层之书的群落耗散无序之网络淡化视象之走向致使文化消费呈现危机氛围。”又如,第一次相亲,他一边向女方伸出手去,一边说:“一个角色期待使用非语言的重声姿态符号期待与另一角色系统的沟通与反馈。”他觉得自己说的话越让人听不懂,自己就越显得有文化——“饱学之士”嘛 !

小说无疑是夸张的,但其实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年轻时写文章我也喜欢玩弄点“耗散结构与教育”之类的时髦,有时还总想写点生僻的词,比如,明明可以用“演变”,却非要写成“嬗变”,因为估计“嬗变”这个词好多人可能读都不会读,这样不就显出我的“高深”了吗?这就是典型的“装”!不过,渐渐我感觉自己装不下去了,因为肚子里类似“耗散结构”“嬗变”的学术词儿实在存货有限。干脆就不装了,老老实实写自己读得懂的话。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                   

阿莫纳什维利这话所蕴含的理念多么深刻,而他的表达又是多么朴素与感人!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文风。

1997年写《爱心与教育》谈到“素质教育”时,曾经想过要用点什么术语来“深刻”阐释一下,但想了想,还是朴素地说说我的理解吧!于是,我的“素质教育观”从我心里流淌了出来——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后来这几句话引起很多读者共鸣,甚至还被写在许多学校的墙上。

这样浅显但未必浅薄的话,其实很多一线老师都能写出来的。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