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辅导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志愿辅导

专家指导:慎重选择第一志愿 优化组合第二志愿

日期:2008-06-15 23:32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507次

专家指导:慎重选择第一志愿 优化组合第二志愿

 

生活日报6月12日讯(记者 尹玉涛 实习生 张利波)面对高考志愿的选择,几乎所有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报高了风险太大,报低了又不甘心,报得准确很难。应该如何应对志愿选择?如何使自己的实力与志愿达到最好的优化?对此,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专家王希常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慎重选择第一志愿

我省的各个批次的第一志愿是非平行志愿,只有一个志愿学校。非平行志愿的含义是所有考生按照所报的学校排队,根据学校的计划数量由学校择优录取。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优质院校第一志愿录取后就完成了计划,不再招收二志愿的考生,因此,第一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是重中之重。

第一志愿的选择过程中考生应尽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1.自己的分数所在的本批次的位置,根据总的排名,除去已经录取的考生的人数即可计算得到。有了自己的位置,才能估计自己的竞争力。

2.查看该批次所有院校往年的第一志愿投档和录取情况,确定自己在哪些学校会有竞争力。这个范围的划定决定着选择和冲击的策略。

3.认真考虑自己所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综合平衡选择的方向。

4.与学校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学校的情况,对比自己的选择,做出最后的决策。

第一志愿的选择存在选高位落榜的风险,要充分考虑自己对落榜风险的承受力,尽量不要走冲击冷门和希望别人报偏的路线,因为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优质学校会出现报偏,所冒的风险相对是比较大的。

优化组合第二志愿

第二志愿是由六个学校组成的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原则是先将考生排队,然后最高分的考生优先投档。首先考虑该考生的第一个所报院校,如果该学校计划已满,则考虑其第二志愿的学校,依此类推。平行志愿的设置使得考生的选择机会大大增加,但是投档中针对计划数是1:1的,学校不再存在增加计划和优化选择的余地,考生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将会失去第二志愿投档或录取机会:(1)所报学校计划都已完成或在自己前面的考生已经有相当多的人报了该学校;(2)所报学校已经没有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专业调剂也不服从。

根据大多数考生的报考经验和很多学校的指导意见,报考第二志愿要考虑优化组合的方案,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专家王希常推荐了一个2+2+2的组合方案。所谓2+2+2的方案,就是选择2个较好的学校进行冲击,2个满意的学校作为稳妥目标,最后2个学校是自己可以承受且有满意专业的学校。

严肃对待服从志愿

服从志愿分为学校内的专业服从和学校调剂录取的服从,考生要严格区分这两类服从,并且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服从志愿。当一个考生已经投档到某学校时,学校会优先考虑将考生录取到他(她)所报的专业,但是,当这些专业已经被更高分数的考生报满时,就要考虑该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服从则将其安排在没有报满的专业,否则该考生就会被退档。所以,当填报服从志愿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竞争实力和该学校的专业分布,如果决定不上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宁肯等待下一个志愿,则不应盲目填涂服从志愿。

院校服从调剂会涉及到考生是否会在本批次落榜的问题,如果一二志愿都没有录取,又不服从学校调剂,就会到下一个批次参与录取。院校服从调剂中一般还会分中外合作和非中外合作情况,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做好选择,不能为了能录取就盲目填涂。如果录取后不报到或填报后要求学校退档,则会有不诚实之嫌,某种程度上是会对考生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的。

2008年在院校调剂方面有了一个变化,在提前批中,增加了院校分类服从,考生应该充分注意。如果服从某一类的院校,就有可能被调剂到该类的学校,例如,航海类等。对这些分类要仔细阅读公布计划中的明细情况,同时也可以向学校直接咨询。

避免出现政策失误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分析招生录取政策,千万不能做出不符合政策、规定和原则的选择,否则就会浪费机会,痛失机遇。了解政策和有关录取原则一般应通过两个渠道:(1)查看山东省招生考试院的相关文件;(2)查看学校的招生章程。咨询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渠道,如网络、电话、咨询会等,可以根据情况尽量直接获取信息。不能道听途说,盲目信从,尤其要注意招生骗子的欺诈。

各有所好,不可盲从

报考志愿是考生自己的事情,未来的路也需要考生自己去走,所以,如何选择报考学校最后应由考生自己来决定。家长、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的意见都可以参考,但不能轻易由别人作主,更不能盲目追从别人的选择。中学也不能为了升学率搞所谓的报考平衡,随意更改考生的志愿,报考学校也不能为了拉生源对考生随意许愿。

来源:生活日报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