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时政要闻

蓝藻卷土重来 太湖“生态癌症”敲响警钟

日期:2008-05-08 17:03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068次
蓝藻卷土重来 太湖“生态癌症”敲响警钟


蓝藻卷土重来,太湖生态告急。
4月16日,太湖南部水域已经开始生长蓝藻。

  4月中旬开始,太湖西部和南部开始出现成片蓝藻水华,标志着太湖进入一年一度的蓝藻暴发敏感期,种种迹象显示,今年太湖蓝藻有可能还会大规模暴发,再次敲响环境危机警钟。舆论质疑,为什么太湖年年治污,蓝藻暴发却一次比一次提前,且更严重?显然,中国几十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太湖污染事件中得到触目惊心的呈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到尽头。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评论员:柯 冠)
一、蓝藻暴发期临近 饮水危机恐将重演

1、水危机阴影重临 太湖蓝藻再次提前登场
  去年5月底的太湖蓝藻暴发,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无锡自来水发臭,难以饮用,市场矿泉水(纯净水)供应紧张,整个无锡笼罩在饮水危机巨大阴影之中。事件还未淡出人们的记忆,蓝藻又一次卷土重来。(北京环境保护网)

  4月中旬开始,太湖西南部部分水域再度出现大面积蓝藻。据瞭解,通过卫星影像显示,4月3日,太湖西部和南部开始出现成片蓝藻水华。而往年蓝藻出现的时间一般在7月至8月间,去年则出现在5月底,今年却更早,在4月初,蓝藻竟已提前现身。(北京《经济观察报》)

  据瞭解,蓝藻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气温比较合适,二是水中的氮磷浓度较高,三是太湖水域水流缓慢,这些都是蓝藻大面积繁殖的必要条件,而近日来,原本湿冷的太湖流域气温转暖,导致蓝藻迅速繁殖。种种迹象表明,蓝藻将继续搅动今夏的太湖。(北京《中国经营报》)

2、“生态癌症”今又来 太湖鱼虾面临灭顶之灾
  有人说蓝藻是“生态癌症”,也有人说蓝藻是“绿色牛皮癣”,一旦患上就很难清除。“又是蓝藻!恐怕今年夏天的鱼虾又难活下去了。”一位在浙江湖州太湖流域附近生活了近20年的老渔民感叹,“现在蓝藻只有1厘米厚,虾苗还能存活,但按照这种态势,到了夏天,蓝藻可能把整个水面覆盖,水里没有充足的氧气,恐怕鱼虾会挺不下去啊。最厉害的时候,湖面上的蓝藻大约有8厘米厚,这么厚的一层植物飘在水面,下面的鱼虾怎么能透得过气?”(北京《中国青年报》)

  在太湖旅游度假区内,南太湖游船公司负责人顾长明说,“去年蓝藻是5月开始大规模出现在湖面上的。但今年不同了,早在上个月就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蓝藻漂上了湖面。”顾长明很担忧,万一到了夏天,气温一高,那些死去的蓝藻会立即转白幷浮出水面,阳光越猛烈,从中散发出的臭气就越浓,就像食物腐烂之后发酵的那种腥臭味,必然影响到景区的环境以及游客的兴致。因为去年已经有很多游客败兴而归,只留下了一句话:“太臭了”。(上海《新闻晨报》)

  除此之外,即使控制了暴发的局面,蓝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释放到水里,水体污染由此进入恶性循环:首先水体被污染,然后蓝藻大量生长,它释放出的毒素和散发出的气味再产生污染。国内一些地区肝癌发病率偏高就与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有关,受水源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癌症病人总数占全国的12%。令人防不胜防的是,MC会进入食物链,其在各种动物体内可以蓄积,鲫鱼等水产品极易遭污染。此外,这种毒素还具有遗传毒性、胚胎毒性,可导致胎儿发育异常。作为促癌剂,它的潜伏期极长,从婴儿期开始,有的可达20年。(北京环境保护网)

3、讯息发布仍不足 环境信息欠缺公开渠道
  据悉,蓝藻出现时间,过去一直在7—8月,但去年5月底,太湖就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而今年更早,4月初,人们就在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经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那么,公众为什么从重庆的一家报纸得知今年太湖将再次遭受蓝藻袭击的消息,却不能从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得知呢?(北京新华网)

  在国内,政府信息公开往往习惯于某某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参加某个会议,在讲话时“吹风”,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出些皮毛来,总是让公众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从网络关键词搜索的情况来,太湖可能再次出现蓝藻大暴发的消息,最早见于4月10日的《江南晚报》和同一天的《新华日报》,《江南晚报》报道标题为:“2008年太湖蓝藻可能大暴发”,而《新华日报》的报道标题则为“江苏省启动省市县三级应急预警机制防治太湖蓝藻”,尽管公众透过字里行间足以瞭解到今年太湖所面临蓝藻再次暴发的严峻形势,但报纸上的报道毕竟是会议新闻,不是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形式。(北京人民网)

  其实,诸如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等公共事件,公众的反响、情绪理应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相关部门需要借助信息公开、妥善的处理等来给予疏导和安抚。这样,才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混乱或将事态扩大化,幷为处理事件赢得支持和时间。(湖北荆楚网)

二、蓝藻来袭不必恐慌 理性成了挡箭牌

1、出现蓝藻是常态 言论文过饰非讳疾忌医
  据4月20日新华社报道,针对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有专家呼吁,“对于太湖蓝藻应理性看待,不必反应过度,更不必炒作”,幷且表示:“蓝藻是存活在地球上35亿年的生物,幷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而非异常状态。这一现象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国际上此类事件多有先例……”(山西《三晋都市报》)

  确实,必须承认,“太湖蓝藻已是常态”等均是事实,也是“理性看待”必须面对的客观前提。但是,蓝藻固然“幷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却是严重污染不争的生动表征、具体见证。而且,太湖蓝藻虽然“已是常态”,但只是近些年人为污染之下的“常态”,而非其历史上本来固有的“常态”。最后,“短时间无法改变”、“国际上多有先例”等诚然是实情,但这显然又不能成为我们不紧迫解决蓝藻问题的藉口、托词,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更大的实情是:蓝藻所表征的水污染,已到了不彻底解决治理而不可的地步,作为前车之鉴的“先污染再治理”式非科学发展观,在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更是亟待根本扭转。如此“理性”说辞、辩护,是不是“理性”得有些过头了,乃至涉嫌“麻木不仁”、“文过饰非”?(北京《工人日报》)

  许多事实表明,对于太湖蓝藻,目前我们更应秉持的其实是这样一些理性:全面直面客观现实的正视理性——既不惊慌失措、过度反应,更不心安理得、讳疾忌医。不满足于现状,对未来时刻保持危机紧迫感的忧患理性——在蓝藻治理上,近年来已取得的成绩当然需要充分肯定,但却不能耽于这些成绩乃至沾沾自喜,更要看到与既有成绩相比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进一步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天津北方网)

2、论证理由很牵强 专家之言似在推卸责任
  其实,专家要民众理性看待太湖蓝藻的“理由”很牵强。去年太湖暴发蓝藻后,无锡等地自来水发臭,引发居民饮水危机。有关专家介绍说,无锡自来水发臭虽祸在蓝藻,但根子却在人为污染上。太湖蓝藻之所以疯长,是因为太湖水中富含过多的氮、磷元素。而氮、磷等化学物质皆缘于沿湖企业的大量非法排放。因此,无锡的水污染,表面上看是天灾,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祸。

  可时隔不到一年,专家却又认为蓝藻是常态,是存活在地球上三十五亿年的生物,幷不是污染的特定产物。人们不禁要问,这次专家的观点为何跟去年大相径庭,甚至前后矛盾?为何要着重渲染蓝藻是常态,而淡化环境污染一说呢?专家用一些专业术语为蓝藻“开脱”,难道仅仅是为了平息“社会关注”和“民众惊慌”的事态吗?(江苏新华报业网)

  因为太湖蓝藻暴发,水质污染,造成无锡全城停水数天。不仅给市民带来许多不便,也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虽然当地政府化解了水危机事件,但是民众对蓝藻暴发的环保痛觉显然不会轻易忘记。公众对太湖再次发生蓝藻,表示关注,提出质疑,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对太湖蓝藻保持一定的警惕本身就是一种理性。难道民众只有驯服安静地等待政府解决问题,甚至激动地感谢政府“给我们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才是“理性”的?可能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这样的“理性”显然才是最有利的。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忙中添乱”,更不会有人追问那上百亿元的太湖治污费为什么打了水漂。(云南云网)

3、蓝藻“温水煮青蛙” 丧失痛感污染必将恶化
  “蓝藻已成常态”,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它是太湖污染的正常反映,是长期污染后形成的生态后果,污染不根治蓝藻现象就不会消失——可是这种水污染是太湖的常态吗?太湖的常态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应该是没有异味、没有污染、没有蓝藻。也就是说,蓝藻成为“常态”,它本身不是一种常态,而是一种异常状态,它反映着太湖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水污染。对于这种成为常态的异常状态,公众不该丧失敏感和痛感。(陕西《华商报》)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众所周知,实际上,太湖水质污染到今天蓝藻频发的严重程度,也正是在“温水煮青蛙”效应中累积而成的。当太湖水因污染而出现死鱼死虾时,人们当作常态平静接受了;当太湖水因为过度排污而不断发出异味时,人们也当作常态习惯接受了;当太湖水因污染不能直接饮用时,处于发展亢奋中的人们还是麻木不仁——如果让公众平静接受已成为常态的太湖蓝藻,失去对环境恶化的敏感和水污染的痛感,太湖的水污染会进一步恶化,恶化到公众不能再容忍的地步。(河北《燕赵都市报》)

  因为触及到了公众的日常生存,严峻的污染现实好不容易让公众养成了一点痛感。这种敏感和痛感对于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必要的,一方面,始终对这种 “异常的正常状态”保持警醒的姿态,可以避免所谓的“常态”进一步恶化,变成另一种更加恶劣的“常态”;另一方面,这种敏感和痛感可以对政府形成治理污染的压力,如果公众对蓝藻麻木不仁见怪不怪了,政府部门就更可能不将其当什么事了,也不会有治理的动力和压力了。(北京新华网)

三、太湖蓝藻何时休 环保形势愈益严峻

1、治理不及污染快 太湖边仍有化工厂排污
  自去年5月太湖暴发蓝藻危机后,从中央到地方,顶尖级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从理论上讲,太湖的治理不乏方略。从资金方面看,国家对太湖治理一期总投资110亿元,即将进行的二期治理,工程预算1000亿元。遗憾的是,方法和策略有了,钱也到位了,可是,今年太湖提前暴发蓝藻,这实在令人费解。(北京中新网)

  问题在哪里?是蓝藻过于顽劣,根本没法治理?可是,当年频频遭遇蓝藻之害的云南洱海,在当地环保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努力下,为什么就治理得井井有条:“总体水质已连续3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水体透明度达3米-5米的洱海”,这是2007年6月28日新华社对洱海的描述。洱海的治理结果告诉人们,蓝藻幷不难缠,关键还在于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真正花了心思去治。(广东《羊城晚报》)

  据说,国家环保总局和江苏省环保局对太湖沿岸的污染企业加大了整治力度。然而,记者在太湖沿岸的一些地方回访调查发现,在离太湖较远的乡镇,一些化工厂仍在生产,仍在排污。不仅如此,就在太湖边上,有一些遭关闭的企业,仍然白天停产晚上偷偷地开工,大肆排污。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是,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偏偏“没有心”、“没尽心”。地方经济要发展,税收要增加,GDP要增长……基于这些想法,蓝藻再次大面积袭击太湖了。(北京《中国保险报》)

2、不是天灾是人祸 水体富营养化乃是主因
  4月14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林泽新在重庆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态迅速引起各方关注。他表示,今年蓝藻肯定会再次袭击太湖。幷称太湖目前水质处于劣五类,水质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化,水体已成“藻型生境条件”。(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人说蓝藻暴发是一种“天灾”,有人说是一种“人祸”,还有人说这是一种“天灾+人祸”。姜文来认为,这次事件完全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的“人祸”行为。如果我们没有排放大量污染物到水体之中,即使外界条件都具备,也不会产生蓝藻这种大暴发现象。所以,更大程度上来讲,是一种人祸。如果非得有一个形象概念的话,那么人祸部分至少应该占80%,天灾部分占20%。(浙江在线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姜文来博士认为,从现在太湖情况来看,大部分污染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生活污水的排放。一些生活污水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之中。二是工业污染、工业排放。工业排放的过程中,也含有一定的氮、磷。特别是过去污水处理时,我们只关注水中污染物BOD、 COD指标,对于氮、磷的消减关注不足,基本上处于没有消减的状态。第三个污染源主要是农业面源物,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一些污染物。比如化肥,一些化肥的利用率不高,通过降水或其他方式流到江河湖海之中;还有鶏、鸭、鹅等比较大型的养殖场,养殖污水没有妥善处理。(北京资源网)

  “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有关蓝藻的争执愈演愈烈。争论中,至少有一点得到专家的一致同意:既然水体富营养化这个内因已经存在,那么有相应的气候条件时蓝藻迟早会大面积暴发,不管是在哪一年。(北京《中国青年报》)

3、太湖治污持久战 短期内杜绝蓝藻不可能
  蓝藻来势汹汹,一年胜过一年,仅在去年,5月29日,无锡太湖蓝藻全面暴发;6月11日,安徽巢湖蓝藻暴发;6月24日,云南滇池蓝藻暴发; 7月11日,20年未曾出现大规模蓝藻污染的武汉东湖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局;7月16日,长春新立城水库蓝藻暴发,凸显了中国的环保危机已经相当严重。(北京《中国青年报》)

  而据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国内有海河、辽河等七大水系,其中60%的水质受到了污染。总体来看,国内被污染的湖库曾经达到72%。姜文来表示,这些污染为国内水库、湖泊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发生蓝藻、赤潮的隐患的系数已经很高。(北京资源网)

  但是,宜兴市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孙列锋认为,把太湖完全封起来不进水,杀灭这些蓝藻富养菌也要至少30年。环保部门对蓝藻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监管,减少污染源排放。其余一点办法也没有,指望太湖蓝藻在短期内杜绝是不可能的。(北京《经济观察报》)

四、太湖治污燃眉之急 五市签下军令状

1、太湖水面铺“绿毯” 治理必须加强区域协调
  4月24日,召开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江苏省政府宣布:由省长罗志军担任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主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和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分别担任副主任,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市市长和18位相关厅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共同为恢复太湖勃勃生机献计出力。(北京《中国环境报》)

  而建国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多龙治水”模式治理河流。所谓“多龙治水”,既是多个部分联合工作。比如现在跟水利有关的,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发改委、财政部、气象、国土、科技部等部门都会涉及到。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多龙治水”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即是各自为战,互不干涉,而且逐渐有了利益之争,与己有利就多做,与己无利就不管。(北京资源网)

  在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后,各方分析太湖污染原因,总结自己是如何治污如何减排的,头头是道。但因为太湖是跨界湖泊,是“公家的湖”,管湖的部门也是多头管理,该谁负责任谁也说不清。此外,瞭解太湖的人都知道,太湖污染反映在“湖”,而根子在“河”。流入太湖的有170多条河流,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都是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河网进入太湖的。于是,太湖环境问题出现后,处理责任人时就出现了“板子不知道打谁屁股”的尴尬。

  但真正把太湖恢复到鱼肥水美,将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更为巨大的。曾有日本专家经过两年调查,认为太湖水质要在10年内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最少要投入2251.5亿元。(北京《中国经营报》)

2、环保部门有掣肘 边治理边污染依然严重
  南太湖游船公司负责人顾长明表示,“蓝藻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产物,但说到底就是工厂污水造成的后果,因此要怪的话,就得怪那些与湖泊相邻幷且不断向湖水里排污的工厂企业。”但是,环保部门的执法也时有掣肘,宜兴市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孙列锋认为:“虽然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但环保执法手段还是太弱,举例来说,若环保局看到一个冒黑烟的烟囱,想要拿掉它,经过各种手续程序,等到最后执行的时候,已经过去14个月了。”(上海《新闻晨报》)

  应该说,自去年5月无锡水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长三角地区在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其密度之频、力度之重,堪称全国之最。2007年,江苏省共关闭“小化工”1934家,其中太湖流域关闭1197家。今年,将再关闭“小化工”1162家。新修订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将于今年6 月5日实施,届时,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将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但在展开环保铁腕的同时,成效依然值得忧虑。4月初到无锡调研的国家环保部督察中心通报了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做的抽查结果,在被检查的三市53家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中,80%的单位存在超标排污或其他环境违法行为,暴露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对此表示:“当前,太湖治理的重点还是要管住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北京《国际金融报》)

3、发展仍在走弯路 “先污染后治理”积弊难消
  2006年,无锡人均GDP突破了7000美元。但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人口素质的约束。过去几年,无锡每年大约要用8万亩土地换取 15%的GDP增长和20%的工业增长,而生态功能水平只相当于全省的65%,生态需求却高出40%。这些数据说明,太湖流域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期形成的,高GDP增长是以寅吃卯粮,透支发展后劲,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实际上就是政府一味追求GDP,不注重环境保护的恶果。(江苏新华报业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研究员苏扬曾经撰文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各种国家级公文里就多有“不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样的表述,但2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路我们还在走。事实证明,治理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污染所换来的经济发展收益。例如滇池周边的企业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而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至少就得花几百亿元。淮河流域小造纸厂的产值20年累计不过500亿元,而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便只是干流全部达到最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Ⅳ类)也需要3000亿元的投入,而要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的状态(Ⅲ类),则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北京《IT经理世界》)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人们对于这样显而易见的经济常识视而不见呢?算来还是因为温饱压倒一切。成本再巨大,也是远期的事情,而现实的利益再小,也是眼前的。上世纪80年代的“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开矿政策破坏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解决温饱这个民生问题。更何况人的贪欲无限,更可以收取眼下的利益,然后迁居异地,把将来的成本转嫁到下一代人身上。

  进入21世纪,温饱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花费巨额成本解决污染问题了。之所以要解决,是因为污染的威胁就在眼前,由“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方式得到的经济收益与污染的威胁相比显得越来越小。以前是因为不污染环境就没有饭吃,现在是因为污染了环境也没有饭吃。转来转去,中国人终于又回到了起点。(北京环境保护网)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