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指导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高考指导

2008年高考政治备考十一个重大时政热点典型问题

日期:2008-04-25 07:11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62次

2008年高考政治备考十一个重大时政热点典型问题

1.物价·宏观调控

材料一:专家分析:我国这一轮物价上涨有国内外多种因素。一是国际粮油价格普遍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二是中国存在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目前主要是猪肉、油料等价格上涨带动其它食品价格的上涨。三是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过高,也推动了物价上涨。四是原油、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又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新增力量。五是有些不法企业以成本增加为借口联合涨价,操纵市场价格。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如何防止我国经济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大力发展粮食等农副产品生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抑制物价的进一步上涨;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抑制投资过热,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科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和物耗。

(2)专家对CPI上涨原因的分析坚持了哪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专家对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坚持了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专家具体分析了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坚持了联系多样性的观点,因果联系的观点,也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党和国家要把“两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原因。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政策实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通过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实现科学执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此,要做好两防工作,维护好人民利益。

国家: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搞好宏观调控,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好“两防”,不仅可以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还能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嫦娥工程

材料一:12月12日,庆祝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在会上作了讲话,他指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材料二:美国“阿波罗”计划实施几十年后,人们为它算了一笔帐:历时10年,2万家企业以及 2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成果,带动了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计算机、通信、测控、火箭、激光、材料和医疗等高科新技术全面发展。当时用于航天的笔记本电脑、医疗用CT机等一批技术,正广泛服务于日常百姓生活。有人估算,“阿波罗”计划每投入1美元,就会产生4—5 美元的回报。

材料三: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是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经济意义: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嫦娥工程的开展有利于带动高新技术发展,推动我国生产力的不断进步;②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我国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④有利于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和其他空间资源,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④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2)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体现了国家的什么职能?

参考答案:对内对外职能,主要是对内职能。具体略。

(3)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

答题提示:从哲学常识四个模块进行思考:

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联系的普遍性、整体部分联系、因果联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理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前进性曲折性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特殊性。

认识论:实践的特征、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人生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等。

 

3.大国关系·对外开放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对话。本次对话是在更为广泛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研究中美经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对话的主题“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既有战略高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经济问题,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反映了中美两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也体现了中美两国妥善解决经济关系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深化合作的共同愿望。

材料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具有积极贡献,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

(1)加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其中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的对外职能。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参考答案:①我国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②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应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答案: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②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③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⑤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⑥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⑦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⑧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⑨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4)根据材料三,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国际社会的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让国内企业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能形成外在压力,可以促进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突破国内市场狭小的界限,可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达到我国和世界的共同繁荣。

政治: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4.十七大· 和谐·分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命题。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里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1)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参考答案:①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材料二: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参考答案:①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公平。③由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所决定的。“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决定了她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这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决定的(具体略)。⑤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⑥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从经济常识分析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参考答案: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拓宽投资渠道,稳定物价,创造有利于使公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 ④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5.节能减排

材料一:2007年12月3日-5日召开的中央政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

    材料二:2007年6月6日至8日,入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德国北部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召开。与会领导人讨论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全球问题,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对话。胡锦涛主席表示,中国没有责任为发达国家过去的错误“埋单”,减排的责任应该按照历史总排放量为基础负担。而要求中国承担远大于自己应负的责任,这显然是一种歧视。中国愿同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开展广泛合作,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愿加强交流、取长埠陋,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峰会最后在“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这一包罗万象的综合议题下取得了共识。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从经济生活知识呢?)

参考答案:政治:①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讲,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国家要进一步加强有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和调控,保护公共环境,防止污染,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从公民个人角度讲,增强公民意识,增强主人意识,不浪费能源。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节能减排”上,要自觉树立义务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使节能减排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积极参与节能减排,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经济提示:主要考虑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开源: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开展对外能源合作。节流:总的一点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具体有:国家应如何做?企业应如何做?个人应如何做?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第五课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最终“成功”取得了共识。②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都应尽自己的职责。③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全球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④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气候变化等国际化问题上,我国本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自主地决定我国的态度和对策,积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十七大·就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目前,不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还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年轻打工者,就业时多数都是托亲靠友,很少有人主动地去创业、去办企业。勇于创业,是实现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要鼓励全社会劳动者,特别是精神旺盛的青年人大胆创业。

(1)我国劳动者就业难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④劳动者就业观念陈旧。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我国就业难题?

参考答案:①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②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搞好国企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劳务输出。③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让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④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3)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应怎样发展和谐劳动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劳动法律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监察,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改善劳动条件,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③工会组织要适时发挥功能,切实代表工人利益,同侵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④劳动者要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签订劳动合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在青年人积极创业实现就业的过程中,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道理对他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在创业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勇于创业。

(5)为鼓励青年人大胆创业,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政府要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政治要履行好经济职能,发展经济,规范市场,为创业良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策,从政策方面提供有利支持。

 

7.文化

材料一: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让我们看到了摆脱尴尬境地的希望。

材料二:近年来,韩国的影视剧及小说等大量涌入中国,风靡一时,形成所谓“韩流”。一些青少年摹仿韩剧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成为“哈韩”一族。而从部分韩国影视剧中,我们却能十分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韩国的影响。高丽大学《韩国民俗大观》指出:“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也占有绝对的比重……韩国人所具备的纯韩国人式的性格、思考方式、行为规范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

(1)材料一对我们发展传统文化有何辩证法启示?

参考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答案: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各种文化都具有其特殊价值。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十分必要。②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对外来文化要善于分析,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文化交流中要善于利用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

(3)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

参考答案:①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资文化产业。③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④尽快建设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其支柱作用,提高文化竞争力。⑤加强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结合政治学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文化竞争力”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的性质亦可)②重视“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党的地位亦可)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的国家职能,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能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④“文化竞争力”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8.十七大·和谐社会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

材料二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材料三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1)结合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你对”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平等享有和谐社去的成果是公民的权利。同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②促进社会的和谐要求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公民平等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③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公民正确地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承担建设和谐社会责任的同时,享受和谐社会的成果。

(2)运用有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睦?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①激活社会活力,促进团结和睦,首先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②激活全社会的活力,必须充分尊重和维护不同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正当利益,调动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 ③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④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人、主动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3)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说明解决上述材料三中的问题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财政收入;②发挥财政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③发挥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④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地使用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 (如果从尊重纳税人权利,提高纳税人监督财政资金使用的权利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等角度回答也可) 

 

9.民主政治建设·党建

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1)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了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①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接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代会产生并受其监督;③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对人民代表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④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司法活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⑤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我国的各级人民政协对国家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在执政党内还要完善党员对党组织及领导干部的监督。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建的主线。

(2)简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参考答案:内涵: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意义: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使我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体现,请简要分析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参考答案: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0.民主政治建设·党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1)说明胡锦涛提出“四个坚定不移”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四个坚定不移”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成果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符合我国实际;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我党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四个坚定不移”?  我们党应怎样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参考答案:A: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②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③科学发展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和谐也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④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和党的宗旨的客观要求。

B:①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②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⑤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⑥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新农村建设

材料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2006年12月22 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现代农业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示范性意义的战略决策。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而发展现代农业则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抓手。

材料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不少大型企业瞄准广大农村的资源和这个巨大的市场,纷纷到农村寻找发展的机遇,到农村办厂,利用当地土地、农产品和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产废弃物、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当地低廉的劳动力,发展生产,增加收益。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请你调查本地区新农村发展的现状,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取有关资料?

参考答案:(1)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有关资料。(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并且方法不止一条,该题目即可得满分)

(2)请你就如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写出拟定这一课题的经济依据。

    例:课题:面向市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依据: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课题:       参考答案: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依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材料一中关于现代农业的论述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方法?

参考答案:①发展现代农业是关系全局性的战略决策,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立足整体,抓好部分这一思想方法。②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发展的前瞻性决策,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抓好现代农业是具有示范性意义的战略决策,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思想方法。④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抓手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

(4)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答题提示:课本知识+课外补充,具体答案略。

(5)材料二中企业到农村发展有什么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快自身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6)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实行农村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及如何发展农村民主

参考答案: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行农村民主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如何发展:①发展农村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②要坚持党的领导;③要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每个农村居民都应发扬主人翁精神;④要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管理制度;⑤要使民主管理制度法律化,保证农村居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博川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沧州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07 免责声明
冀ICP备19016029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91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